伊能嘉矩

伊能嘉矩(日文 Inō Kanori ,生於1867年5月9日,卒於1925年9月30日),是一個來台灣做過很多歷史民俗研究的日本歷史人類學家。

29歲來台灣的他,不是像現在年輕人gap year要學語言文化認識世界而出國,他那時候來台灣是剛好接案子,因為日本接收台灣,總督府需要人類學家把「番人」好好調查一下,要不然不知道怎麼有效殖民統治。他就很認真的踏查、旅行、把原住民分類,編了台灣番人事情、台灣史、台灣文化誌,影響一直到今天。

說實在,很多那時代日本民俗學人類學家名字都不太好記,比如說我常常不能完全辨識鳥居龍藏、森丑之助跟這位之間的差別。如果你也搞不太清楚他是誰,可以來看下面這個短介:

Lima世界有轉載很有意思的從原住民角度反看人類學家,叫做「當原住民與人類學者相遇」

第一部是「踏查,旅行」

「我們原住民喔,大概都是在抓到傳統的尾巴啦。那個尾巴再不抓,那個尾巴溜走了,我們什麼都沒有了」(紀錄片導演,葛瑪蘭族,潘朝成)

第二部是「相遇,凝視」

他所有的作品都有中文翻譯,所以其實可以有機會好好了解!

55個原住民鄉是哪些?有多大?

原住民族16族分佈-5.2016

大家都很熟悉的原住民族分布圖,但是這個分佈圖是怎麼來的呢?(source: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)

這個常見的分佈圖,是從原住民族的山地以及平地的鄉鎮區加總起來得來的。

三十個山地鄉包括:台北縣烏來鄉、桃園縣復興鄉、新竹縣尖石鄉、五峰鄉、苗栗縣泰安鄉、台中縣和平鄉、南投縣信義鄉、仁愛鄉、嘉義縣阿里山鄉、高雄縣桃源鄉、三民鄉、茂林鄉、屏東縣三地門鄉、瑪家鄉、霧台鄉、牡丹鄉、來義鄉、泰武鄉、春日鄉、獅子鄉、台東縣達仁鄉、金峰鄉、延平鄉、海端鄉、蘭嶼鄉、花蓮縣卓溪鄉、秀林鄉、萬榮鄉、宜蘭縣大同鄉、南澳鄉。

二十五個平地原住民鄉(鎮、市)包括:新竹縣關西鎮、苗栗縣南庄鄉、獅潭鄉、南投縣魚池鄉、屏東縣滿洲鄉、花蓮縣花蓮市、光復鄉、瑞穗鄉、豐濱鄉、吉安鄉、壽豐鄉、鳳林鎮、玉里鎮、新城鄉、富里鄉、台東縣台東市、成功鎮、關山鎮、大武鄉、太麻里鄉、卑南鄉、東河鄉、長濱鄉、鹿野鄉、池上鄉。

source: 行政院九十一年四月十六日院台疆字第0九一00一七三00號函頒定「原住民地區」

山地平地分布_台灣

聖誕樹的深綠色為山地鄉,草綠色是平地鄉(source: 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問題初探  林秋錦

30個山地鄉的總面積是15814 平方公里,佔台灣全區36,000平方公里的43.93% (see 台灣大百科全書:山地鄉)。平地原住民鄉鎮的資料,我從內政部統計月報 1.7 鄉鎮市區人口統計的2016年資料那邊加總,感謝試算表幫忙加,總面積如右下角所示:3409.6761平方公里。所以30個山地鄉以及25個平地鄉所佔台灣全區面積,是(15814+3409.7)/ 36000 約 0.53。

換句話說,台灣原住民族區域佔台灣全區面積的百分之53。

原住民平地鄉面積加總

網路上完全找不到平地鄉面積加總的資料,所以只好老娘自己一筆一筆加…